第(2/3)页 他们只能独善其身。 江陵玉雕厂能赚钱,可无论如何也影响不到其它玉雕师。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。 师父能够引发一场又一场的玉雕潮流,究竟有多么可怕! 这等影响力,不是家大业大就能达成的,必须靠真正的才华。 因此。 林栎千呼万唤,终于将师父拉到玉雕厂来指导。 “师父往里边请。” 林栎恭恭敬敬,他对师父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,无论是从颜值上,还是人品上,还是才华上。 “我们厂现在采取分工合作模式。 一件玉雕的碾沟、雕刻由某一部分玉雕师完成,另一些工序由另一部分玉雕师完成。 每一位玉雕师,现在不必全能,只需要把分工的那一部分完善到极致即可。一点一滴的极致,汇聚成一件上等玉雕!” 这一模式是师父当年提出的。其实就是汉朝‘千人一工’的现代版,而且,采取这种雕工分配的方式,也卓有成效。 “不错。取各玉雕师擅长的技艺,组合在一起,可以避免雕刻过程中的劳累、倦怠对玉器带来的不利影响。” 秦淮颔首,表示赞同。 要知道。 不是每一位玉雕师都有足够的天赋和精力吃透每一项古代雕刻技艺。 就好像读书,高中分文理,相当于一个圆面。大学细分到某一专业,相当于取圆面中一个小圆面。再往上钻研,就是取圆面中一点了。 圆面中的一点,都足够一位专家花一生时间来研究。 玉雕技艺足足四五十种,在兼顾练习这些技艺的同时,还要养家糊口,还要苦读诗书增长才华…… 难度确实高得一塌糊涂。 故而。 将玉雕师的工作细分,让玉雕师将某一项技艺钻研到极致,再合作雕刻,不失为一种方法。 “就是很多玉雕师受不了我这一份改变,一直对我口诛笔伐。说我试图毁掉今后的玉雕大师。” 林栎表情苦闷。 当林栎说这句话时,旁边的数位玉雕工匠放下手中工具,看了看秦淮。 对于这种玉雕模式是否会毁掉将来的玉雕大师,他们很想听一听秦核舟奆佬的见解。 要说谁的话在玉雕界最有分量。 那肯定是神话一般的秦核舟了。 “其实无关紧要,你记得古代有多少位闻名遐迩的玉雕巨匠吗?不多吧? 但是相比于玉雕巨匠,我们却有十几万件堪称精品的传世玉雕! 一位艺术从业者,靠作品说话就够了。 没必要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大师或者巨匠。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有一句话:我们不需要伟大的作家,我们只需要伟大的作品。作品代表一切。” 秦淮淡淡的说了一句。 如果一位玉雕师的作品达不到顶尖,那他有资格谈大师吗? 如果一位玉雕师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,大师的虚名已经无所谓了。 就像秦淮。 秦淮根本不在乎大师这种虚名。 听得秦淮的话。 林栎若有所思。 旁边的员工则是一头雾水,好像有些难以理解…… “就好比万里长城,修筑万里长城的劳动人民已经没了名字,但他们的建筑,却举世闻名。 师父是这个意思吗?我们玉雕厂合作,可能不会出现大师,但能出现一流的作品,这就够了!” 林栎嘴角的笑意慢慢扩大。 师父的话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。 他不会毁掉某些大师,相反,他的玉雕厂,能够在顶尖作品寥寥无几的时代,雕刻出顶尖的玉雕作品! 第(2/3)页